今天刚好和朋友谈起了爸妈的爸妈的事,他们四位都已经离开我很久了。我外公从没见过面,而最后离开的是我的阿公(也就是祖父,我爸的爸),那是小学时候的事。
就如所说的,我没有见过我的外公(也就是我妈的爸),所以完全没有印象。而对外婆(我妈的妈)的印象,就只有那个梳了一个髻的灰白色头发,坐在摇椅上的老人家。轮廓我大概也记不起来了,更别说我到底有没跟她说过什么话。我妈是他们家里最小的宝贝女儿,名为系厉Sooi Lek,既潮州话“小弟”的谐音,我想他们应该很疼她吧。这一点可以从我妈在一个俗称“牛场”的小村子出生,然后可以念上日新中学这样地名校看得出。那时候我妈是住在已经结婚的大姨的家,也好像因为这样才有机会透过我的大姑认识我爸爸。大概是这样子,细节我不是很清楚。
说回爸爸的妈妈,我的祖母,我都叫阿麽。听说她的厨艺了得,听说她是典型的“恰查某”,吵架从来没有输过人。有一点让我觉得蛮光荣的事,刘家曾经住在姓郭桥上(我阿麽姓郭),是历史的一部分。虽然那时候可能我的上一世人都还活着。可是打从我有记忆以来,阿麽就是躺在床上的,吃喝拉撒都Kakak打点。只有在每个傍晚Kakak就会推着坐在轮椅上的阿麽,在家里的庭院“散散步”。而那时候的我总是在一旁骑着三轮的脚踏车,在院子里绕圈圈,还有和Kakak“闲话家常”。那时候,我开始说马来语;那时候,我常常看到天空上太阳和月亮同时存在着;那时候,我就这样踩啊踩啊。阿麽在我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离开了,那是家里第一次办丧事。那时候并不流行一站式的殡仪服务,于是我便充当起小小侍应生,给前来的客人端花生、捧茶等,不亦乐乎。在阿麽卧病在床的这些年,至少我记得她还是会笑的。尤其是当我为了博取大人们的几句“阿佑好乖噢!”之类的赞美而亲吻她的脸颊的时候。原来小孩子也有心机咧,可能只是我啦。
然后是阿公,我爸的爸,我的祖父。印象中,阿公在家都穿着一件蓝色的短裤,坐在那个他最爱的摇椅上,有时看看报纸,有一点撞聋。他身体好像很好,每一天都会踩着他那有了年纪的铁马出门,捡一些实用的东西回来家里。我一直以来都不明白为什么阿公会有这样的“喜好”,我们家里又不需要他老人家这样做。我更不了的是为什么大人们就让他这样?可能是像刚刚朋友讲的吧,也许他只是怕寂寞。有一部剧里的对白“人越老越不怕死,反而越怕寂寞”。家里有一些东西都是阿公亲手弄的,比如他总会用以前有一种月历的圆形铁盘帮那种蓝色铁脚的圆凳翻新,恕我不能具体说出那些物品的名称。除此之外,家里庭院的花花草草也是他一手打理的,那时候还有一棵椰树,但在两位老人家都过世后的几年就砍掉了。我曾经在骑脚车时打破庭院里的一个花盆,他因此大发雷霆,而我却在Kakak帮我隐瞒的情况下,到现在都没有向他认错。过后因为我爸和阿公(他爸)父子兵合演了一场六国大封相之后,我们就搬离了这个大家庭,大伯一家六口留守营地。
我阿麽在我一年级的时候过世,而阿公也在其后的一两年内选择在家里的浴室结束自己的生命。那时候我妈还对我说要跟人家说阿公是在浴室滑倒的,我希望现在这样讲没有人会怪我。他的选择,似乎应验了“人越老越不怕死,反而越怕寂寞”这句话。阿公在临走前留了一封遗书给我们,而我在中学时期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看过了遗书,内容是不想连累下一代之类的,还有他的遗愿,要刘家的子子孙孙都能和睦共处。信的最后,阿公还写了一首诗。还是一首写给我们子子孙孙的诗。我从来不知道阿公的文笔这样好,还有信里一些他如何飘洋过海,来南洋开始新生活的事。
如果我可以早一点认识你们,那该有多好。我并不是在埋怨什么,只是少了很疼我的公公婆婆的童年,好像就错过了什么似的。没办法,谁让我在家族里的同辈是最小的一个,也就是没有弟弟、妹妹、堂弟、堂妹、表弟、表妹的那个。所以有些事情是有原因的,哈哈!
就如所说的,我没有见过我的外公(也就是我妈的爸),所以完全没有印象。而对外婆(我妈的妈)的印象,就只有那个梳了一个髻的灰白色头发,坐在摇椅上的老人家。轮廓我大概也记不起来了,更别说我到底有没跟她说过什么话。我妈是他们家里最小的宝贝女儿,名为系厉Sooi Lek,既潮州话“小弟”的谐音,我想他们应该很疼她吧。这一点可以从我妈在一个俗称“牛场”的小村子出生,然后可以念上日新中学这样地名校看得出。那时候我妈是住在已经结婚的大姨的家,也好像因为这样才有机会透过我的大姑认识我爸爸。大概是这样子,细节我不是很清楚。
说回爸爸的妈妈,我的祖母,我都叫阿麽。听说她的厨艺了得,听说她是典型的“恰查某”,吵架从来没有输过人。有一点让我觉得蛮光荣的事,刘家曾经住在姓郭桥上(我阿麽姓郭),是历史的一部分。虽然那时候可能我的上一世人都还活着。可是打从我有记忆以来,阿麽就是躺在床上的,吃喝拉撒都Kakak打点。只有在每个傍晚Kakak就会推着坐在轮椅上的阿麽,在家里的庭院“散散步”。而那时候的我总是在一旁骑着三轮的脚踏车,在院子里绕圈圈,还有和Kakak“闲话家常”。那时候,我开始说马来语;那时候,我常常看到天空上太阳和月亮同时存在着;那时候,我就这样踩啊踩啊。阿麽在我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离开了,那是家里第一次办丧事。那时候并不流行一站式的殡仪服务,于是我便充当起小小侍应生,给前来的客人端花生、捧茶等,不亦乐乎。在阿麽卧病在床的这些年,至少我记得她还是会笑的。尤其是当我为了博取大人们的几句“阿佑好乖噢!”之类的赞美而亲吻她的脸颊的时候。原来小孩子也有心机咧,可能只是我啦。
然后是阿公,我爸的爸,我的祖父。印象中,阿公在家都穿着一件蓝色的短裤,坐在那个他最爱的摇椅上,有时看看报纸,有一点撞聋。他身体好像很好,每一天都会踩着他那有了年纪的铁马出门,捡一些实用的东西回来家里。我一直以来都不明白为什么阿公会有这样的“喜好”,我们家里又不需要他老人家这样做。我更不了的是为什么大人们就让他这样?可能是像刚刚朋友讲的吧,也许他只是怕寂寞。有一部剧里的对白“人越老越不怕死,反而越怕寂寞”。家里有一些东西都是阿公亲手弄的,比如他总会用以前有一种月历的圆形铁盘帮那种蓝色铁脚的圆凳翻新,恕我不能具体说出那些物品的名称。除此之外,家里庭院的花花草草也是他一手打理的,那时候还有一棵椰树,但在两位老人家都过世后的几年就砍掉了。我曾经在骑脚车时打破庭院里的一个花盆,他因此大发雷霆,而我却在Kakak帮我隐瞒的情况下,到现在都没有向他认错。过后因为我爸和阿公(他爸)父子兵合演了一场六国大封相之后,我们就搬离了这个大家庭,大伯一家六口留守营地。
我阿麽在我一年级的时候过世,而阿公也在其后的一两年内选择在家里的浴室结束自己的生命。那时候我妈还对我说要跟人家说阿公是在浴室滑倒的,我希望现在这样讲没有人会怪我。他的选择,似乎应验了“人越老越不怕死,反而越怕寂寞”这句话。阿公在临走前留了一封遗书给我们,而我在中学时期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看过了遗书,内容是不想连累下一代之类的,还有他的遗愿,要刘家的子子孙孙都能和睦共处。信的最后,阿公还写了一首诗。还是一首写给我们子子孙孙的诗。我从来不知道阿公的文笔这样好,还有信里一些他如何飘洋过海,来南洋开始新生活的事。
如果我可以早一点认识你们,那该有多好。我并不是在埋怨什么,只是少了很疼我的公公婆婆的童年,好像就错过了什么似的。没办法,谁让我在家族里的同辈是最小的一个,也就是没有弟弟、妹妹、堂弟、堂妹、表弟、表妹的那个。所以有些事情是有原因的,哈哈!
6 条评论: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那你以后就得多疼你的子孙咯!还有,可以把字放大点吗?不然读得很辛苦。。。谢谢
hmm....为什么?突然post酱的帖?
蓝色的短裤?其实,那是以前人的内裤。我阿公在世时也爱穿。
[tzejian]哈,如果有机会一定的。已经照办了,不好意思呐。。
[WWS]哈,就心血来潮咯。。对。。就是那种蓝色的四脚裤,我想是很多人的共同回忆吧。。
两个故事都很感人,原来你有这样的身世,
以后要等你多一点了~该gili nia~
现在就要努力咯
人生都有他的始与终,把握当下,好好对待你身边的每个人。。。。。
一些永远都不会被抹掉的回忆。
如此的珍贵,如此的回味。
发表评论